财政公文处理是财政部门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,推进财政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,也是强化内部控制,确保机关规范、有序、安全、高效运转的重要环节。近年来,财政部新疆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》等制度规定,不断完善公文处理制度,坚持问题导向,严格审核把关,推动全局公文质量不断提升,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一是强化制度建设。紧扣提高公文质量,修订《财政部新疆监管局机关公文处理办法》,对公文种类、公文格式、行文规则、公文拟制、收文办理、公文归档、公文管理、精简公文等各要素各环节逐一梳理,形成标准化操作规程,特别是明确了起草、复核、审核、呈报、核发等工作流程,严格执行文稿先核后签、先核后报、三核三校“六级审核”制度,确保公文处理各项工作有规可依、有章可循;梳理汇总《财政公文格式标准(文字)》和《财政公文格式标准(图解)》,明确报送格式、完善行文规范等事项,形成科学合理、衔接有序的机制配套,实现公文处理全流程依章运行,不断规范公文运转管理方法,扎实提高公文处理规范化水平。
二是强化问题导向。建立公文错情台账登记机制,及时跟进学习自治区党委政府办公厅退文情况通报、财政部办公厅优秀公文评选通报等,全面剖析公文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类使用错误、行文规则错误、要素错误、写作错误等4大类41小类问题,形成《财政部新疆监管局公文纠错登记表》。同时,进一步健全公文办理定期通报机制,完善“点对点”批评机制,对错文错情处室人员及时通报提醒,定期发布公文格式和规范表述,不断提高公文起草质量,持续用力督促干部牢固树立“公文无小事、细节决定成败”的责任意识。
三是强化审核把关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于细微之处见精神,在细节之间显水平”的工作要求,牢固树立“事交我办请放心,文交我手无差错”的意识,以“我就是最后一道关”的高度责任感做好公文审核工作,切实把好“政治政策关”“格式体例关”“行文规则关”“内容结构关”和“语言表述关”,重点审核公文是否做到结构合理、观点鲜明、依据充分,是否存在数据不准确、勾稽关系不正确,是否存在缺字、多字、错字,以及字词、标点等是否准确,段落、引文等是否规范等问题,切实做到层层把关、层层设防、层层负责,努力做到公文内容零失误。